骄阳似火,近日,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开发利用勘测规划队的队员们背着仪器,穿行在旷野田畴。入伏以来,应城两河流域治理、商业用地开发、糯稻加工等重点项目进入测绘攻坚期。工期紧、任务重,叠加持续高温,队员们迎难而上,日均外业超8小时。
艾庙交通运输用地项目现场,副队长王利文正在校准全站仪。“这类线性延伸项目,需要保证整条线路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差一公分都可能影响后续验收。”
58岁的老党员肖绍南主动请缨,加入糯稻种子生产加工项目的高温测绘组。“这GPS接收机经不住暴晒,二十分钟就得校准一回,不然数据容易出错。”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调试设备,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直往下淌。
在老队员的感召下,年轻队员们也迸发出不服输的劲头。完成了新都化工、彩龙、申克包装等多个棘手的测绘项目。
夕阳西下,测绘队员们的坚守,为应城的发展蓝图标注了最精准的坐标,也让“责任”二字在烈日下愈发滚烫。
(来源: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通讯员:王杰 一审编辑:赵思然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熊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