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 行动犹如一把精准的 “锻造锤”,成为陈河镇锤炼干部队伍的核心引擎。眼下,应城市陈河镇党员干部正以 “理论筑基 + 实践砺能 ” 为双轮驱动,构建起系统化培养体系,以专题党课深化理论武装,以一线攻坚强化实践本领,以跨区观摩拓宽发展视野,全方位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注入澎湃动能。
参观学习强信念 筑牢思想根基
7 月 22 日,陈河镇组织 20 余名党员干部前往孝感(应城)市孝廉文化教育基地和许白昊革命英雄业绩展示厅参观学习。在孝廉文化教育基地,干部们参观了 “孝廉文化传薪火”“惩贪肃纪强警示” 等展区,借助触摸互动点播屏、电子翻书、“步步生莲(廉)”、“莫伸手” 警示场景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化廉洁自律认知,并重温入党誓词。在许白昊革命英雄业绩展示厅,大家认真聆听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许白昊的英勇事迹,接受深刻的党性洗礼。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担当精神。

主动作为解企忧 优化营商环境
参观学习带来的思想转变,迅速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力。在外出参观学习期间,陈河镇副镇长杨靖深刻认识到干部主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回到岗位后,她立即将所学所思付诸实践,加大了对辖区企业的走访力度。在一次走访企业时,杨靖敏锐察觉到应城市飞红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面露愁容,经过深入交谈,了解到企业正面临“用工荒”难题,严重影响生产进度。杨靖深知企业困难刻不容缓,她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与镇人社中心沟通,通过镇人社对接市人社中心,详细说明企业需求和面临的困境。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成功为企业招聘到 5 位熟练工人,及时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转。应城市飞红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多亏了杨镇长的帮忙,不然这次订单就完不成了,真是解了我们的大难题!”

暖心帮扶惠民生 彰显为民情怀
陈河镇平安办主任陈亚同样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在得知北街社区刑满释放人员熊某出狱后居无定所,且因腿部残疾难以维持生计的困境后,陈亚立即启动帮扶程序。他连续一周奔波于社区与镇相关部门之间,通过多方协调,最终为熊某争取到一处保障性住房,并为其配备空调、灶台等基本生活设施。同时,他整理熊某的详细资料,多次前往镇民政办沟通,反复解释特殊情况,成功为熊某办理特困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近日,陈亚对熊某回访时,发现熊某日常出行的轮椅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看着熊某因行动受限而黯淡的眼神,陈亚二话不说,立即打开手机购物 APP,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仔细对比不同轮椅的承重参数、用户评价中的舒适度反馈以及材质说明里的耐用性指标。经过反复筛选,他最终选定了一款性价比高且适合熊某的轮椅,并加急下单。第二天一早,崭新的轮椅就送货上门,陈亚随即带着轮椅来到熊某家中,耐心地为其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他的暖心帮扶,不仅改善了熊某的生活条件,更让熊某重新燃起生活希望,如今的熊某时常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助力发展促增收 激活乡村活力
在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方面,陈河镇宣传干事杨伶勇挑重担,主动作为。陈河镇机房村汤庙古井农庄宛如一颗隐匿在青山绿水间的明珠,它集娱乐、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构建起综合性乡村旅游生态。然而,因缺乏有效宣传,农庄 “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潜力亟待挖掘。杨伶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市融媒体中心,策划通过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展现农庄特色,同时联合拍摄制作精美短视频,利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广泛传播,以立体化宣传矩阵扩大农庄影响力。宣传推广成效显著,周末农庄客流量较之前增长超 300%,游客纷至沓来,不仅带动周边村民通过销售农产品、提供劳务等方式增收,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人气与烟火气中徐徐铺展。

从红色教育基地汲取的精神养分,正在陈河大地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随着 “干部素质提升年” 行动向纵深推进,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干部队伍正茁壮成长,以实际行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的崭新答卷。
(来源:应城市陈河镇 通讯员:杨伶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赵思然 终审核发:熊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