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应城市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招标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7月底,完成工程建设招标项目21个、交易额16.4亿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06个、交易额1.6亿元。
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主动融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应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四川省雅安市、河南省信阳罗山县和我省咸安区、长阳县等地交易中心签订了远程异地评标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和“物理隔离”效应,有效遏制招标采购过程中不利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影响,营造公平公正交易环境。截至目前,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均实现跨省、跨市、跨县远程异地评标,其中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率已达100%。
推行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在线定标。应城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改革,全力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在线定标。开通网上“评定分离”系统,按照公平公正、权责统一、评优择优的原则,为定标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提高招投标过程透明度,减少对评标专家的依赖,激发市场主体充分竞争。截至7月底,完成房建和市政项目“评定分离”16个,在线定标率达100%。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城市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全力持续中小企业发展,适宜选择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项目全部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执行价格评审上限优惠政策,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截至7月底,已经完成的政府采购交易项目中,中小微企业中标的项目为95个,占比89%,中标金额1.4亿元。
积极开展省级改革事项试点工作。应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发改局联合开展“基于AI大模型的辅助评标”省级改革事项试点工作,使用AI大模型辅助评标旨在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疏漏和偏差,提高评标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数智赋能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截至7月底,已完成5例项目使用AI辅助评标,其经验做法在湖北日报、孝感政府门户网站、应城网获得推介,为全省智慧评标提供“应城样本”。
(来源:应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通讯员:刘贞兵 兰旭明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赵思然 终审核发:熊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