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医疗保障局优化环境提质效 “五办”服务暖民心

07-18 16:22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戴应华 左梦如

今年来,应城市医疗保障局锚定“五办”服务准则,以深耕营商环境优化,用实打实的服务模式创新撬动政务服务能级跃升,让每一位群众在医保服务的每个环节,都能真切触摸到政策的暖意、感受到服务的温情。

服务提速“零等待”,医保事项“马上办”

创新推出“云窗视频办”服务,依托“应城医保云”微信小程序,将实体办事场景“搬”至线上,把传统“网上办” 升级为可实时语音交流、充满人文关怀的 “视频办”。通过屏对屏精准指导、面对面贴心沟通、全流程在线帮办,打破地域与时空限制,让群众办事“零跑腿”即可高效解决问题。加快电子处方流转工作,积极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在孝感市域内率先实现视频问诊,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进行在线问诊、复诊,医生根据病情开具电子处方,极大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时间和交通成本,缓解了医院门诊压力。截至6月底,我市共有2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79家定点零售药店接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流转结算医疗机构的外配药品电子处方11465条,6家门诊慢特病定点零售药店接入应城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了视频远程问诊。

流程集成“减材料”,关联事项“一次办”

持续深化“一窗受理、一网办通办、一次办结”服务理念,推动“一网通办”与“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度融合。打破部门壁垒与数据孤岛,全面落实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和经办标准化建设,实现医保高频事项 “一门集中办理”,24 项医保服务“圈内通办”“跨市通办”,生育津贴“即申即享”、“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全流程顺畅衔接,自5月1日起实施生育津贴直发女职工个人账户后,共计发放35人次,金额54.72万元。让参保群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同质高效的医保服务,切实提升获得感与满意度。

数字赋能“指尖办”,复杂流程“极简办”

以“线上办” 为核心抓手,打通同城化办理关键节点,充分发挥“个人网厅”“单位网厅”“鄂汇办”“湖北政务服务网”等平台优势,开通26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渠道,实现参保查询、信息变更等高频业务 “指尖一点就能办”,真正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针对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单独支付”药品备案等复杂事项,推行全流程网办服务,将认定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备案手续 7 个工作日内办结,用极简流程破解办事难题。今年截至7月11日,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线上共受理6559人次,通过3511人次,未通过2890件,待审核158件;“单独支付”药品备案1398人次。

服务触角“村村通”,家门口旁“就近办”

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按照“六有一能”要求,采取“1+N”医保服务模式,打造县、乡、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在17个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293个村(社区)医保便民服务室基础上,将12项医保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拓展14家医保便民服务点和30家“医保红色驿站”服务品牌内涵,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和星级体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和待遇。

智能守护“全链条”,刷脸就医“安全办”

全面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建设,依托国家医保局认证的医保IOT人脸识别设备,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为医保服务筑牢“数字防火墙”。以刷脸认证为核心的身份核验机制,从源头杜绝冒名使用、虚假就医等风险;全链条监管体系贯穿数据传输、业务办理、基金支付全过程,构建起 “无死角” 的安全防护网 ,让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凡申领到医保电子凭证的患者,就诊时无需携带实体卡,只需对着设备完成人脸识别,短短几秒内就能完成门诊缴费、住院登记、出院结算等全流程医保业务。实现了医保服务从“卡结算”到“码结算”再到“刷脸结算”的转变,让参保对象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医保”带来的便捷,节省排队结算时间的同时,守住了医保待遇的安全底线,让医保服务在“安心” 与“省心”中走“心”更走“新”。

“五办”不是短期举措,而是以制度建设促长远服务的抓手。

应城市医保局将持续完善服务规范,固化“五办”成果为长效机制,通过动态调整事项清单、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健全监督评价体系,让医保服务始终围着群众需求转,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服务更贴心”。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戴应华 左梦如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董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