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人民医院家属楼:“老楼”蝶变“新景”

09-08 16:59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张明庆

“以前一脚踩下去,雨水能溅到膝盖;现在抬脚就进电梯,恒压的自来水直接入户。”8月10日傍晚,家住应城市人民医院家属楼6栋的退休护士长王阿姨,在崭新的凉亭里摇着蒲扇,乐呵呵地比画。

她身后,崭新的柏油路蜿蜒向前,18部加装电梯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晚霞,与假山、新栽的绿植相映成趣。

应城市人民医院家属楼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14栋楼、18个单元、397户居民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小区。

随着时间推移,基础设施老化、功能混杂、环境杂乱等问题日益凸显。

2025年,应城市政府以“微投入”撬动“大民生”,把城市更新先进理念嵌入人民医院家属楼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5年8月,工程进度条拉满100%,小区居民自此翻开“高质量居住”新篇章。 

如果把老旧小区改造比作一场微创手术,人民医院家属楼就是“毫厘之间见真功”的示范刀口。不动结构、不改肌理,却用三个月让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坚持人本导向,项目启动前,社区通过入户问卷、座谈会收集需求,通过居民“点单”形成“三阶改造清单”。

基础类优先解决屋面防水、消防通道等“救命工程”。完成4641米供水管网改造,实施二次供水保民生。弱电管线规整2570米,彻底告别“蜘蛛网”天空。同步完成3571㎡平屋面防水、4803㎡坡屋面翻新,彻底解决“雨季漏水”老毛病。打开改造“施工图”,地下“看不见”的工程同样亮眼:雨水管道1741米、污水管道2413米,45座雨水检查井、107座污水检查井全部换新;3160㎡道路硬化、2370㎡透水人行道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46套路灯、444套楼道灯点亮回家“最后一米”。

完善类按投票加装电梯、新增休闲设施。人民医院家属楼60岁以上住户占五成,如何让“下楼买菜”不再成为“攀山运动”?符合加装条件的20个单元中有18个成功加装电梯,加装率90%,累计投入750万元。3栋2单元电梯门缓缓打开,轮椅上的马阿姨按下“6”键,25秒直达。

“一键直达,轮椅也能轻松出门。”提升类引入智能门禁等“未来配置”,新增绿化1323㎡,凉亭、假山、紫薇等错落其间;新增80㎡文化休闲场地、1座凉亭假山,4套健身器材、8张室外座椅“见缝插针”,成为“银发社交场”;20个高清摄像头、2套微型消防站,改造不只“缝补”,更在“织景”,让“老小孩”和“真小孩”都能安心玩耍,看见“诗与远方”。

(来源:应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员:张明庆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赵思然   终审核发:董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