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缺位父爱”遇上“法定赡养” 应城汤池法庭巧断“家务事”

07-16 16:47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应城法院办公室

近日,应城市人民法院汤池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特殊的赡养纠纷案件,为一名刑释出狱已年满六十七岁的老人重新唤回亲情,消弭了横亘在一对“形同陌路”的父子之间三十多年的隔阂,让父子恩怨得以化解。

2025年7月,外地刑满释放人员齐某甲向应城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决其出狱后的赡养问题,此案由汤池法庭承办。经庭长王毅群了解,齐某甲从1979年起因犯盗窃罪、贩毒罪等几进几出监狱,2012年6月刑满释放后与妻子离婚,不久又犯罪被判刑入狱,数十年生活都在监狱中度过,出狱后切实感受到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落寞。令人意外也感到惋惜的是,齐某甲与其前妻还育有一子齐某乙,因为父亲几乎一直在监狱里服刑,齐某乙从两岁起记忆里便再无父亲齐某甲的身影,只能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

在法庭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在线诉讼为双方架起连心桥,这对“陌生父子”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齐某乙每月30日前按时支付给原告父亲赡养费100元,双方均签名予以确认。协议签订后,齐某甲向法庭连声致谢,真诚感谢工作人员用心用情调解,使他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本案用情理法相结合巧断“家务事”案例,是应城市人民法院汤池人民法庭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司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来源:应城市人民法院    一审编辑:赵思然    二审校对:程国辉    终审核发:董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