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实验小学:“春之行”绽放金色童年芬芳

04-23 10:45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丁红梅

这个春天,应城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带着期待与好奇,推开家门,牵起同龄人的手,在真实互动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友谊篇章。

当孤独遇见拥抱 

数据显示,43%的孩子缺少能倾诉心声的伙伴,而这场活动正是答案。

应城市实验小学一位学生家长在反馈表中写道:“第一次看到孩子为朋友笨拙地打鸡蛋,那一刻,他眼里的光比屏幕更亮。”  就这样,一个个家庭主动成为“友谊光合实验室”,孩子们在协作午餐、户外挑战、创意手工中,用指尖的温度融化社交的坚冰。

友谊的N种生长姿态

协作午餐:从“厨房小白”到“中华小当家”  

从选材、烹饪到品尝美食......都是孩子们亲历亲为,自主进行!番茄炒蛋的油花里藏着秘密——当孩子们踮脚翻炒时,学会的不仅是厨艺,更是分工与体谅。  

“你洗菜,我摆盘”的分工中,一盘歪歪扭扭的三明治,成了比米其林更珍贵的佳肴。  

创意手作:让友谊看得见

易拉罐变身友谊手环,旧报纸化作协作画报。  

“我把星星黏土徽章送给我最好的朋友,因为她教我解开了数学题。”五(1)班的龚嘉妮举着作品,笑容比春日的暖阳更灿烂。  

户外挑战:奔跑中读懂信任 

挖野菜时的泥土印记,放风筝时的逆风奔跑,球场上的激情飞扬、踩脚踏车时的同心协力......

孩子们在自然课堂里领悟: “原来团结协作这么重要!”“原来拽着线的手松一点,风筝反而飞得更高——就像和朋友相处一样。”  

藏在细节里的教育智慧

家长角色进化论|从“守护者”到“观察员方案中设计的“家长确认回执单”与《参与家庭信息表》,让安全与自由精准平衡。  

“我们退后一步,孩子们就向前一步。”全程隐身的家长志愿者王爸爸感慨道。 

小卡片| 仪式感的力量 

从手写邀请函到交换感谢卡,孩子们在纸笔间学会尊重与感恩。  

五(1)班的李诗涵珍藏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你的热情让我感觉很温暖!”  

数据背后的成长密码 

97.6%的孩子表示“想再次参加类似活动”  

86%家长观察到孩子主动分享活动趣事  

48小时活动期间0安全事故

这份答卷,让我们更坚信:真实的情感联结,永远是治愈孤独的良药。  

让友谊成为终身课程

当一张张“成长瞬间”分享至班级群里,当感谢卡上的稚嫩笔迹被装订成册,这场春日行动已悄然播下种子。 

今夏,应城市实验小学将启动“友伴+”成长计划,邀请更多家庭共建“无孤独社区”。  童年不该是一座孤岛,让我们继续以爱为舟,载满星光,驶向下一站友伴之岸。

(来源:应城市实验小学  通讯员:丁红梅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赵思然    终审核发:熊晓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