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网评大赛⑧】一路经行处,通达到应城

07-28 16:42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周钰婷

路是一个地区的窗口,路宽平坦印象好;路是一个地区的“大动脉”,路通舒畅百业兴。走在有着“膏都盐海、鱼米之乡、温泉之乡”美誉的应城,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要想富,先修路”的实践意义。

“应城道路搞得是那个事”“现在的路又新又宽,路面环境也好了”……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讲述着应城交通的变化。为了改变“进城的路况不好,怕影响人家对应城印象”等百姓吐槽的道路现状,2018年以来应城市持续推进“路长制”,锚定“经纬线”路线发展规划,着力扩张发展路网骨架。如今,告别“路压得破破烂烂,每天上下班开车颠簸,骑车则是满脸灰”的道路,应城美丽、干净的出行环境暖人心,畅通、方便的出行线路成为发展的“加速器”。

一条路通往机遇。“铺下的是柏油马路,通往的是共同富裕”,在应城得到了验证。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路不好,应城的汤池甲鱼、籼型糯稻等物品运不出去,再好的东西也砸在了自己手中。如今,道路串联起糯稻育苗基地、稻米精加工基地等产业项目,糯稻产业链不断延伸;道路让“汤池甲鱼”品牌更加响亮,顺便也带火了周边的杨岭葡萄、新四樱桃等特色采摘园。统筹谋划、持续发力做好的交通建设“大文章”,解决了交通短板带来的制约,化发展被动变主动,让更多机遇等待着做足准备的应城。

一条路通往幸福。“处处是风景、路路有千秋”,是应城道路的特点。在有名店旅游公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红榉、黄金槐等骨干树种5000余棵、栀子花、红叶石楠等搭配灌木16000余株,感受层次丰富、四季变换的生态廊道;在县道八汤线上,我们可以去到爱漫文旅小镇、楚珍园等人文景观,体会露营、垂钓等休闲游玩活动,将自己放空,享受无虑的快乐。像有名店旅游公路、八汤线等类似的道路在应城还有很多,随着道路的升级改造,许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收入,更带来了愈加美丽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一条路通往未来。截至2024年4月底,应城境内国道44.933公里、省道112.057公里、县道196.702公里、乡道498.078公里、村道1423.186公里。应城11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康庄大道已然形成,这是构建交通网络的实绩,是未来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如今的应城交通,已助力“风之驿”“水美天鹅”“金色杨河”等多个特色品牌建设,在内外联通、连城带乡、通村达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公路+旅游”“公路+产业”“公路+文化”深度发展新格局,硕果累累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十年建设,一路收获。应城纵横交错的路网建设盘活资源、惠及民生,成为应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奔向新征程的“硬底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钰婷(襄阳市文学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