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积极心理健康活动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和社交压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让学生内心平静,培养心理弹性,已是迫切所需的教育行动。为此,市政协委员田凤琴、祁应才提了相关提案。
市政协委员田凤琴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前来她们医院咨询、求诊,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我觉得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为此,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我提出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
主持人:“张局长,您好,市教育局是如何认识和开展提案办理工作的呢?”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思泽:“市教育局将提案办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载体,作为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着力推动提案办理落实。规范提案交办、督办、落实、答复和反馈等流程,确保提案办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推动了提案作用发挥。今年我局共收到政协提案14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
主持人:“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市教育局做了哪些工作?”
市教育局局长 张思泽:“一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多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生命安全教育》每周一课时和《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一课时的要求;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融入五育之中。
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以智优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
以体强心,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以美润心,广泛开展普及性强、丰富多样、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以劳健心,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磨炼意志品质。
二是多途径提升心理育人水平。目前,全市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5人,兼职教师52人,以此为基础,全体班主任组建学校心理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心理课程教研,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总结。已建成48个心理咨询室,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
三是多举措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心理健康‘七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大排查,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组织一次重点家访,召开一次家长会,上好每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一次‘双减’落实情况督查。同时,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教师,心理社团评选,丰富心理健康活动。
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建立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应城一中心理健康教师王荣:“我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6年,一直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在学生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做好咨询记录。每年进行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心理普查中的高风险、较高风险学生进行适当干预或转介医疗机构。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创新地设计心理课程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应城一中学生周佳欣说:“有时,由于作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增大,一到考试就会莫名的心慌,失眠多梦,焦虑。每当这个时候,我有时会放下手中的书,做做运动,听听音乐,或者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跟老师聊天,这样我会舒畅很多。”
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与学校一起共同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应城市四里棚学校学生家长周君:“学校每学期都会以家长学校的名义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我一直坚持参加,觉得很有益处。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作为父母,要懂得接纳和包容,理解和接受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独立的事实。不要以严厉、强制的形式管教孩子,而是要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抱着理解之心,用平等交流的姿态与其沟通,耐心倾听,尊重和允许不同的想法,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市政协委员田凤琴:“这个提案提出后,我看到了市教育局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做的工作,见行见效。愿每个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健康向未来。我对这个提案的办理非常满意。“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汪秋萍 见习记者:丁浩文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应荣梅 终审核发:谢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