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应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08-29 17:30  

中国共产党应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5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应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应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4人,市委候补委员5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部分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听取和审议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应城市委、应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奋力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的实施意见》《中共应城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奋力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中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市委书记胡光怀就两份《实施意见(草案)》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并作总结讲话。

全会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孝感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我们“冲刺百强县、建成支撑点”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全市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孝感时的殷殷嘱托,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对标对表上级各项要求,提振精气神、发扬“拼抢实”、埋头“敢快干”,坚定不移沿着省委、孝感市委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城篇章。

全会指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依托武汉、对接孝感、发展应城,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坚定不移做大产业、做强城区、做美乡村,统筹推进“121工程”,整体提升发展能级、科创能力、区域功能、产业质效、城市品质,加快建成综合实力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科创能力跃升、产业驱动力强,区域功能凸显、服务保障力强,文脉赓续焕新、文化影响力强,绿色低碳引领、环境吸引力强的重要支撑点,力争经济总量2030年达到900亿元、2035年达到13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孝感靠前,2030年挺进县域经济全国“百强”,成为孝感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能级跨越,奋力建设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要厚植投资动能,深入实施项目投资攻坚突破行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21”工作机制,招引和谋划百亿级的投资项目,以有效投资增强发展硬实力。要激发消费潜能,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城市更新拉动内需机遇,扩大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赛会经济,以优质消费增强经济增长主动力。要强化保障功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着力推进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机制创新,常态化助企纾困解难,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以一流环境增强发展软实力。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科创引领,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要壮大高质量科创主体,紧扣全省“61020”全链条攻关部署,落实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落实汉孝科技合作工程,梯次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承接一批重点研发、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等国省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快高效率成果转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好湖北省盐产业技术研究院、孝感市盐化工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科创成果转化基地。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产业倍增,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要坚持“三线并进”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开展工业经济“赋能挺脊”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链群协同”壮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龙头企业壮大工程,巩固提升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和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础,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要坚持“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制造+服务”双轮驱动。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功能提质,奋力建设宜居宜业人民城市。要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县城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实施“数公基”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动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县城建设的功能和品质。要明确“一区一园”发展定位,完善园区功能,加强湖北应城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搭建科创中心、产业实训基地、公共检测中心、中试基地等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省内一流化工园区。要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医疗升级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房地产保稳促转型行动,加强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公共服务,每年高质量完成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十件民生实事”。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奋力建设美丽应城。要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行动,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广泛开展美丽系列建设,高格调高品位建设主城区,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万树村”建设,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强重点河湖综合治理,推进全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奋力建设华中地区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用好历史、人文资源,推进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及传播展示;加强许白昊革命英雄业绩展示厅、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实施“孝十条”,加强孝文化传承创新。要加快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编制区域性发展规划,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国内一流温泉旅游景区,推进“旅游+”跨界融合,扩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影响力。要实施优质文化惠民行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省体育舞蹈比赛、省围棋赛、省拳击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全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区域联动,奋力建设融合发展样板区。要融入汉孝应同城化发展,加快融入汉孝应“黄金三角”交通网络,构建跨县域要素流动机制与产业协作体系,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互认,加快推动汉孝应交通快联、产业协作、市场互促、民生共享。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布局和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计划、城乡5G基站组网建设;强化市镇村三级联动,一体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动力等六大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培育片区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应城糯米”“汤池甲鱼”“黄滩酱油”“三结豆皮”等特色品牌建设,加快建成中部高新技术发展区、东部绿色化工发展区、西部农文旅养发展区、南部综合种养发展区、北部特色种养发展区,整体推进县域发展。

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锻造“想为”的干部队伍,抓好干部全覆盖教育培训,加强理论武装、党性修养,深化正确政绩观教育,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干部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锻造“善为”的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市级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序推动各层级干部交流轮岗,多渠道组织干部学政策、钻业务、提能力,培养一批“猎豹型”“狮子型”“水牛型”“战狼型”干部。要锻造“能为”的干部队伍,建好用好干部政治表现档案,真正让担当干事的好干部脱颖而出、“佛系”“躺平”“摆烂”的干部没有市场;完善目标考核办法,以工作实绩和群众反响来考核干部,科学精准考核评价;加强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分析研判和组织处理,推动“能者上、庸者下”。要锻造“敢为”的干部队伍,强化正向激励,优化职级晋升机制,开展及时奖励、优秀公务员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强化减负赋能,切实精简文件、会议,统筹督察考核,规范权责清单;强化关心关爱,落实待遇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实行全覆盖结对帮扶;强化容错纠错,健全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长效机制,完善组织为干部、干部为事业担当良性互动机制。要锻造“必为”的干部队伍,强化政治监督、纪律作风监督,深入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做好受处分干部管理,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任前事项报告等制度,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要锻造“廉为”的干部队伍,紧盯入党入职、提拔重用等重要节点,分层分类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五个宣战”,坚决反对“十小”和“四个现象”,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加快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奋力建成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支撑点不懈奋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