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底子” 干出“样子” ---应城陈河镇干部多维赋能纪实

08-16 14:33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陈萍

8月14日,陈河镇举办“铭记往昔峥嵘岁月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宣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抗日遗址、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会和集体合唱革命歌曲等活动,弘扬革命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以来,应城市陈河镇紧扣传承革命精神、提升干部素质、锤炼实践能力,打出一套干部成长“组合拳”,让红色基因成为推动淬炼干部成长的“动力引擎”。

汲取“革命魂”  筑牢思想根基 

应城市陈河镇宣传办干部肖文豪说,每次聆听先辈事迹,都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根和魂。

陈河镇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依托先锋村曾家湾抗日遗址,组织年轻干部开展抗日故事宣讲活动,老党员讲述抗战时期陈河儿女曾省三踊跃支前、浴血奋战的故事,让年轻干部们深刻领悟“忠诚担当、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

这里曾是南部湖区抗日活动的中心,应城爱国人士的聚集地,陈河镇组织干部参观曾家湾抗日遗址,让干部们现场感受陶铸、樊作楷、蔡幼云等多位革命前辈曾在此留下的抗日足迹。通过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全镇干部将革命精神融入血脉,转化为主动作为的思想自觉。

淬炼“真功夫”   锻造担当“铁骨”

围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应城市陈河镇定制“素质提升套餐”。

开设“乡村振兴专题提升班”,邀请农业专家、招商引资能手授课,讲解产业规划、项目建设、矛盾调解等实用技能;选派10余名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信访调解等“吃劲岗位”轮岗,在“热锅上蚂蚁”的历练中积累实战经验。

过去“说政策磕巴、谈产业没底”的新手,已能精准分析“项目匹配度”“产业发展前景价值”。 刚完成招商突破的干部张思裕感慨。

举办“年轻干部论坛”,让干部在交流中碰撞思路、分享经验。陈河镇建立“导师帮带制”,安排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结对,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以前处理信访问题心里没底,跟着导师跑了几趟现场,现在能独立应对复杂情况了。”镇干部陈龙的成长,正是素质提升工程的生动体现。

攻坚“主战场”   破解民生答卷

“把战场设在一线,让干部在‘真刀真枪’中长本事。”陈河镇党委书记田大勇强调。镇里推行“一线战场+干部练兵”模式,干部下沉到村社区,推行户格化包保机制,在基层主战场书写实干答卷。

在镇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年轻干部何洪峥正在导师指导下制定抗旱调水方案。“面对连日来的旱情,跟着导师在富水河、高关水库、各抽水泵站、农田转了近一个星期,学会了怎么监测水位、怎么协调群众有序防水,现在心里有底了。”何洪峥说,通过实战锻炼,自己应对重大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家里不知道什么情况,没有自来水”,村民陈少军急切地反映遇到的问题。年轻干部余凯通过实地走访摸排,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精准定位供水管网老化等症结,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管材及整改资金10万余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对4个村1000余户居民自来水管网实施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近年来"高峰时段断流"的历史难题,群众满意率达100%。

据统计,今年以来,年轻干部在协调处理群众信访矛盾5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件,助力招商引资项目两个,助农促农销售葡萄等农产品2000余斤,用实干践行革命精神,以担当书写发展新篇。

(来源:应城市陈河镇  特约记者:陈萍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谢进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