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照护难题?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建设幸福食堂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依托村级科普馆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让留守群体“食”有所依、“学”有所乐,切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幸福食堂:温暖送达家门口
早上8点,江河村幸福食堂内热气腾腾,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早餐。
送餐员驾着三轮车,轻车熟路地来到86岁的吴奶奶家,将热乎乎的包子、粥和小菜递到老人手中。
“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现在每天有人送饭,真是帮了大忙!”吴奶奶笑着说。
自2024年1月运营以来,江河村幸福食堂始终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核心,不仅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免费送餐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峰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幸福食堂,让留守老人吃得饱、吃得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科普馆:暑期“第二课堂”护航成长
在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同时,江河村也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安全。今年6月底,该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12万元建设的村级科普馆开启试运营,当天就吸引了300多名群众和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体验。
科普馆设有健康生活、应急安全、虚拟运动、科普知识四大板块,藏书1000余册。公共安全展区,孩子们通过互动装置学习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虚拟运动区,他们兴致勃勃地体验VR体感游戏和应急逃生模拟,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安全意识。 “以前暑假孩子要么玩手机,要么到处跑,现在有了科普馆,他们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一位带孩子参观的村民感慨道。
除了科普馆,该村还连续九年开展暑期托管班服务。今年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天鹅镇70多名留守儿童,免费提供科普文化、体育知识等课程,并同步开展防溺水、禁毒等安全知识宣传,让村里的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充实快乐安全的假期。
“一老一小”双关爱,托起乡村幸福梦
幸福食堂暖了老人的胃,科普馆润了孩子的心。江河村通过“一老一小”双管齐下的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留守群体的实际困难,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力量。
未来,江河村计划进一步优化服务,让更多村民受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来源:应城市天鹅镇 通讯员:陈雪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谢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