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持续赋能“南街葡萄”产业 应城陈河镇助推乡村振兴

08-11 14:21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杨伶

眼下,在应城陈河镇南街社区后方,一片13亩的葡萄园迎来丰收季。红提、夏黑、巨峰、阳光玫瑰四个品种缀满枝头,预计总产量达万斤。

谁能想到,这里之前是一片荒芜之地?2022年9月,以社区7名干部组建的党员先锋队,用钢构大棚种下第一株葡萄苗,开启"党建+产业"振兴探索。

南街社区后方13亩的土地,曾是社区寄予厚望的草莓园。却因技术短板遭遇失败,最终成为一片荒地。

2022年9月,南街社区干部搬迁至此,面对这片闲置资源,计划引进葡萄、砂糖橘等经济作物,将传统草莓种植区改造为复合型果园。

项目启动后,干部们自筹资金近14 万元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及土壤改良。

起初,他们对葡萄种植一窍不通,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凭着一股韧劲试错调整。

为破解技术瓶颈,社区主动对接应城市科协与市农机推广中心,在其帮扶下,组织干部赶赴杨岭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种植技巧,从日常管理、科学施肥到开沟排水,全程对标先进。

如今,园内 2200 株葡萄架下,红提、夏黑、巨峰、阳光玫瑰四个品种长势喜人,27 株桃树、120 株橘树错落其间,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园区葡萄预计总产量可突破1万斤,目前已完成4000-5000斤鲜果销售,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测算,亩均收益稳定在1500-1600元区间,初步显现规模经济效益。

除直接种植收益外,陈河镇还通过集约化土地利用产生的2万元/年土地租金,现已实现定期划转至村集体专项账户,形成"产业收益+资产收益"双轮驱动模式。

南街社区葡萄园的成功转型,不仅实现了从荒废草莓园到高产葡萄园的华丽蜕变,而且成为 “党建 + 产业” 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先富带后富",随着更多农户加入,应城市陈河镇将形成规模化葡萄种植产业,通过统一标准和抱团发展,打造"南街葡萄"地域品牌,让其从社区 “致富果” 升级为辐射更广的 “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来源:应城市陈河镇 通讯员:杨伶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程国辉  终审核发:谢进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