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炙烤,酷暑难耐。临近正午的应城市黄滩镇智慧书屋内空调运转,冷气开放,沁人心脾。数十名孩子围坐在该镇青年干部张雨灿身边,全神贯注地绘制防溺水手抄报。
“私自下水不可取,大声呼救记心里!”9岁的华果依指着自己画上的警示语,读得很起劲,墙上的显示屏同步播放着生动的情景动画。这是该镇开展“爱心托管班”课堂的一个缩影。
目前,应城市黄滩镇已为673名重点青少年精心编织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网。
“责任账”实 户户走到 筑牢人防根基
“孩子暑假谁来管?家边水塘务必留神!”6月初,应城市黄滩镇21支由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教师、网格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便带着防溺水“责任清单”扎进村组。
他们践行“户户走到摸实情、户户建档明底数、户户包联强监管”,足迹覆盖21个村(社区)的750余处沟塘库堰。一本动态更新的“三户”管理台账,清晰锚定673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临水居住儿童,确保监护责任落实到人、到户、到网格。
烈日下,木行村辅警李松电动车后座上绑挂的橙红救生圈格外醒目:“走村入户排查到哪,塘堰巡查就跟到哪。”
综合执法中心巡逻队员雷鹏的日常巡查,与全镇21名老兵带领的100余名“土哨兵”队伍同步发力。这支融合了党员、村民、商户的热心队伍,已将救援口诀编成顺口溜传遍乡间:“绳抛远、杆探底,趴地呼救莫迟疑!”
据统计,今夏该镇累计上报整改隐患点38处,人防网络持续夯实。
“隐患账”清,“科技慧眼”盯牢风险水域
如何消除水域监管死角?应城市黄滩镇以“物防+技防”双轮驱动。全镇15处重点水域架设的AI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全覆盖,构建“识别-告警-响应”闭环:触发现场语音驱离、网格员终端告警、应急小组联动处置,已成功拦截劝离涉险行为148次。
同步建立“隐患动态账”精准到点——以村组为单元,拉网式摸排风险源,详细标注位置、等级及防护设施状况,据此统一采购并新增“四个一”(警示牌、救生圈、绳、杆)设施147套,破损缺失件即查即换。
综合执法中心每日12时至15时、17时至20时加密巡逻频次,确保午间、黄昏重点时段水域监管无遗漏。传统脚板丈量叠加“科技慧眼”,15处风险水域实现全天候守护。
“资源账”活,“乡音课堂”浸润安全意识
长效之策在于疏堵结合、浸润人心。
夜幕低垂,应城市黄滩木行村的口袋公园灯火通明。原创防溺水“三句半”敲响竹板:“野泳贪凉最危险,家长监护瞪大眼!”“伙伴落水别逞强,快喊大人莫拖延!”方言俚语混着锣鼓点,引得台下摇扇乡亲齐声喝彩。
“演到心坎里了!”村民李桂伢抓紧孙子的手念叨。全镇10余场“村晚”“送戏下乡”“幸福公园户外电影”,将硬知识化作“乡音课堂”。
省妇联“彩虹行动”送来自护课程,爱尔医生用眼球模型解密护眼要诀;共青团应城市委“爱心托管班”8名青年干部带孩子们绘制防溺主题画;应城市政协“儿童友好社区”的智慧书屋里飘出膏塑馨香......
“娃娃回家抢着讲安全,连眼保健操都盯着我们做!”家长微信群里,留言满溢欣慰。文艺滋养与资源共育,让安全种子深植童心。
晚霞晕染河面,新设的AI镜头扫过粼粼波光,岸畔“四个一”设施静静守护,社区书屋内童声朗朗。应城市黄滩镇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们正以脚板压实责任、用科技洞悉隐患、聚巧思浇灌心田——“三本细账”编织的防护网下,稚嫩的笑靥俨然成为这个盛夏最珍贵的平安答卷。
(来源:应城市黄滩镇 特约记者:李游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熊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