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第九届暑期“爱心托管班”第一期结业典礼。
从清唱童谣到表演手势舞,一张张小脸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结业典礼舞台上,孩子们自信展示14天学习成果;台下,家长们举起手机,记录难忘瞬间。
在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为孩子带来荧光流星雨”科学实验。 通讯员 胡泰山 摄
今夏,应城市多措并举,全力护航学生暑期生活。通过防溺水宣传、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开设公益托管课堂、科普研学活动等系列举措,构筑起一张覆盖安全守护与多元成长的关爱网络。
聚力护苗 织密安全网络
“感谢老师送来的《暑期防溺水安全告知书》,我们一定加强暑期对孩子的看护!”7月10日,在应城市开发区学校组织的暑期防溺水专项家访中,学生家长李婷对上门家访教师如是说。
应城市郎君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通讯员 赵小萍 摄
暑期里,应城市教师正穿行于大街小巷,推送警示信息1.8万条,进村入户摸底走访3800余人次,4.9万份家长告知书如清凉溪流汇入千家万户。
在专题家访的同时,“校园游泳”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入夏以来,应城市教育局利用本市符合资质的4家社会游泳培训机构,按照“分片实施,一校一策,就近安排,安全第一”原则,组织开展“校园游泳”培训活动。
在应城市文化艺术中心游泳馆,蒲润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游泳培训。 通讯员 丁卫平 摄
目前,应城市已有千余名小学生下水参与“校园游泳”培训课程。
“我们以游泳培训课打通防溺水教育‘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将从机构资质、科学培训等七个方面对29所校园游泳学校重点开展常态化督办。”应城市教育局基教股股长王智慧说。
守护暑期安全,家校联动之外,社区联防同样关键。
在应城市南垸良种场,一场对返乡学生进行摸底登记的“敲门行动”正全面铺开。由中心学校、村“两委”干部、村辅警组成的巡查小分队,正进村入户开展防溺水宣传。
“我们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挂横幅、贴海报标语、用‘村村响’和流动小喇叭循环播放警示音频;线上通过QQ群、微信群定期推送安全知识。”应城市南垸良种场党委宣传、统战委员许祥林介绍。
截至目前,该场已摸清辖区内在管学生39人,场域已配备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四件套”各13套,悬挂横幅20条,张贴防溺水海报40余张、标语50余条,实现每日两次对重点水域进行全覆盖巡查巡护。
携手润苗 共筑儿童友好
在应城市城中街道汪家台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议事会”正在进行。“想和朋友搭积木、看绘本……”“暑假就想画画、做手工。”10名小议事员围绕“优化社区儿童设施”畅所欲言,提出增设绘本、科普书籍和手工材料等具体建议。
应城市城中街道汪家台社区微改造后的文明实践站内,孩子阅读图书。 通讯员 金玲摄
为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满足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城市妇联选定该社区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
“我们从‘一米视角’出发,配置150套书籍、2组书柜及4套桌椅,利用原有空间,打造出集阅读、书画、手工、娱乐于一体的‘童趣小天地’。”应城市城中街道汪家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桂萍说。
应城市妇女联合会在开发区蒲城书屋举办暑期心理健康公益课堂。 通讯员 夏诗卉 摄
应城市妇女联合会同步开展暑期儿童关爱“彩虹行动”,通过开设非遗文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的公益课堂,为全市441名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等服务。
与此同时,应城市暑期托管正如火如荼进行。
“我们精心设置了普法教育、红色教育、科学知识、手工、绘画等课程,为留守儿童巩固学业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爱心托管班结业典礼上,“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带队老师杜少文说。
在应城市新华书店的爱心托管班,“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与孩子互动交流。 通讯员 翁俊迪 摄
据悉,该支教团11名志愿者来自武汉科技大学,为70余名儿童提供了教育帮扶。
“每期托管班活动都很有趣,特别是禁毒知识,老师用互动表演和动画展示,让我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结业典礼后,连续九年参加江河村爱心托管班的14岁学生卢苗梅开心地说。
据统计,共青团应城市委联合应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依托青年之家、社区活动中心开设23个托管点,对接省内7所高校、11支志愿服务团队,共1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为1000余名少年儿童提供托管服务。
扬帆育苗 逐梦启智育新
7月上旬,应城市总工会组织暑期研学活动,7名来自应城市新业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抵达孝感市职工服务中心,集中赴京研学。
“近期赶上我们外卖工作高峰,不能经常在家。参加工会组织的免费的夏令营,孩子非常开心,我也很欣慰。”送行家长伍权文说。
本次研学活动采取“游学结合”方式,用一周时间带领孩子们参观天安门广场、文化宫、故宫博物院、长城、二七纪念馆等地,亲身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光辉的革命历程。
“8月,我们还将组织9名新业态群体、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赴宜昌参加第二批‘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助力重点职工群体子女健康成长。”应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艳介绍。
孩子们走向远方开阔眼界,家门口科学沃土正滋养更多幼苗。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开拓了视野。”在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村级科普馆内,沈铺小学六年级学生吕嘉俊开心地说。
在应城市江河村的科普馆,儿童学习科普知识。 通讯员 陈雪 摄
为了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江河村在应城市科协帮扶下,投入资金13万元建起村级科普馆。馆内设有健康生活、应急安全、虚拟运动、科普知识四大板块,涵盖健康、安全、科技等多个领域。
“每天吸引周边村六七十个孩子来参观学习!”江河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峰欣喜地说。
“7月以来,我们已开展趣味知识课堂、安全知识普及、科普大篷车等活动12场次,预计暑期在全市范围开展活动50场次,服务学生5000余名。”应城市科协普及部部长陈文锐介绍道。
今年以来,应城市统筹多方资源,构建起安全守护、科普教育、爱心服务的多维度关爱体系。将暑期“看护难”“求知渴”“安全忧”的问题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旨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暑假。
(来源:应城市委宣传部 通讯员:孙缙 陈雪 丁志平 李建霞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程国辉 终审核发:田艳霞)